德国出版现状一瞥
2005-04-14

德语出版市场不仅指德国,还包括同样讲德语的瑞士和奥地利。在德国出版社有1900余家,书店4500家左右,中盘商、发行商70多家。大部分的德国出版社和书店都是“德国书商和出版商协会”的成员。
 
200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,德国出版物的数量在持续上升,总计80971种,比上一年增长了2.6%,其中3/4为新书。按类别来划分,社科类图书因经管图书的热销排名第一,较上一年增长24.2%,排在第二名的是增幅为19.8%的语言和文学类图书,之后是少儿类图书(增幅7.9%),医学类图书(4.3%)和旅游类图书(2.7%)。
 
当前德国书业界的主要话题是,一方面不断有小型出版社在成立,与出版社的集中化并购风并列进行;另一方面,越来越多小型出版社成立的同时,越来越多的小型书店却面临倒闭。
 
德国书业界最重要的奖项是:德国书业和平奖(每年评选一次,在法兰克福书展上颁发)和德国图书奖(新奖项,将从2005年秋天开始颁发)。
 
2004年的法兰克福书展共有参展商约6000家,其中276家来自亚洲。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参展商为28家,他们多以联合展台的形式参展。台湾曾是海外出版商进入中国图书市场的门户,但是现在情况改变了,大陆已经成为国外出版社最感兴趣的市场。
 
在德国所出版的每8本书中就有1本是翻译的书(即版权引进书),而引进版图书中的一半是英语图书,法语引进版占第二位。由德国引进的日本版权书占其整个引进量的0.4%, 排在第10位。中国排在第18位,占德国引进版权书总量的0.1% (2003年的数字)。
 
相反,中国却是德文版权的引进大国。2003年德国共卖出7022种版权书,仅中国大陆和台湾就买进了660种,占整个贸易量的9.4%。中国从德国引进最多的是少儿书籍,其次为文化、哲学类书籍。自1998年以来,中国出版社从德国购买的版权书一直排名世界第一,直到2002年被韩国所超过。与其他欧美国家相比德国出版社对预付金和版税的要求不高,他们更看重的是,把自己的作家们介绍到国际图书市场上去。
 
近几年来,中国出版社从德语出版市场引进的《冒险小虎队》系列、《游戏中的科学》和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耶利内克的作品《钢琴教师》等,都成为中国图书市场的畅销书。
 
与英语相比德语是小语种,中国出版界会德语的版权经理和编辑很少,所以在中德版权贸易中需要双方做出更多努力。德国政府和出版业深知这一点,他们非常重视德文书在国外的推动。歌德学院北京分院及它的德国图书信息中心(BIZ)均设在中国,能从当地更有利地与中国文化界、出版界交流,加强合作沟通。
 
从2004年开始德国图书信息中心举办了“全球化国际书展”、“德国哲学书展”、“德国最美书巡展”等,还在上海国际儿童图书博览会上成功举办了德国少儿图书市场论坛。法兰克福书展更是不遗余力地组织大型国家展台,每年参加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。此外德国政府也拨款设立翻译资助项目,歌德学院的翻译赞助资金和德国联邦文化基金会的Litrix项目在这之中扮演主要角色。德国还有专门机构“亚非拉文学促进会”(www.litprom.de),支持亚洲、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优秀文学作品,从本国语言译成德语。
 
Litrix项目把2005年设为中国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