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黑格尔的世界》荣获首届德国非虚构图书奖
2021-06-16

德国非虚构图书奖由德国书业协会旗下的 “图书文化和阅读推广基金会”颁发,表彰用德语写作的、为社会性话题讨论注入活力的非虚构图书。2021年首届大奖花落于尔根·考伯的《黑格尔的世界》。

评委会点评:
“于尔根·考伯用这本黑格尔传记彻底颠覆了英雄叙事这一体裁。在他优雅而略带嘲讽的文笔下,哲学家黑格尔切身感受着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大变革,进行了广泛的思考,但是对这个时期蕴含的革命潜能却一再做出了错误的判断,例如关于女性的自由诉求。
对考伯而言,思想史就是艺术史,而黑格尔的优势在于全心全意地涉猎所有的知识领域,同时不断怀疑自己的见解。这种投身于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的勇气,正是黑格尔对当下的启发:必须用不偏不倚的思维去抵制一切虚假的确定性、对科学的敌意和对弱者的排斥。”

德国书业协会主席卡琳·施密特-弗里德里希斯在颁奖仪式上发言,她认为:“德国非虚构图书奖我们已筹划良久,现在终于到了推出这个奖项的最佳时机。这个社会早就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问题和决定,这绝不仅仅是由新冠疫情引发的。我们希望通过设立德国非虚构图书奖为社会性的大讨论注入活力。全面研究、深入观察、不同视角——这就是非虚构类书籍能够做到的,因此在当前这种情况下,它们更值得拥有一个广阔的舞台。”

获得提名的作品还有:海克·贝伦特《猴子如何成为人》(马特斯&塞茨出版社,柏林)、阿萨尔·达尔丹《一个野蛮人的观察》(霍夫曼与坎普出版社)、安德里亚斯·柯塞特《逃亡——一部人类史》(斯特勒出版社)、丹尼尔·里斯《毛的影子》(贝克出版社)、米夏埃尔·马尔《披着狼皮的蛇》(罗沃尔特出版社)、克里斯托弗·默勒斯:《自由的程度》(苏尔坎普出版社)、阮津玫:《最小的共同现实》(德约默·克瑙尔出版社)。

2021年德国非虚构图书奖的评审团成员包括克劳斯·克瓦尔克博士(莱辛书店)、塔尼娅·马提尼(《日报》)、吉恩娜·卢普纳(巴伐利亚州广播电台)、丹尼斯·申克(德国电视一台)、希拉尔·塞斯金(自由职业作家)、芭芭拉·施托尔贝格-易林(柏林高等研究院)以及琪雅·法兰特(《南德意志报》)。

于尔根·考伯获得25000欧元的大奖,其余几位入围作家分别获得2500欧元的奖励。自征集启动以来,评委会共阅读了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期间出版的240部作品,经过先后几轮筛选,最终甄选出上述入围作品。

该奖项的主要赞助商是德意志银行基金会,位于柏林宫的洪堡论坛基金会也为该奖项提供支持。媒体合作伙伴为德意志广播电台艺术频道,德国之声支持国内外的媒体宣传工作。德国文化部部长莫妮卡·格鲁特斯担任德国非虚构类图书奖大使。

关注话题标签 #DSP21,观看视频,更多了解各位作家及其提名作品。

更多信息请见官网:2021德国非虚构图书奖